第三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家座谈会在福州大学召开
2017年4月10日 浏览:24
本数据为系统自动获取,如有变动请以来源网站为准
4月8日,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家座谈会在福州大学召开。福建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谢友平、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少平、福建各高校代表和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家导师马德富、戴海涛、张冰红、李金平、王海涛,以及福州大学创业团队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共同参加了会议。 福建省教育学生处处长谢友平主持了本次会议,并就推动福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迈向新台阶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我们是以‘创业型大学’办学理念为引领的”,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少平在会议上强调。经过多年实践,福州大学建立了“学校统一领导和统筹、创业研究院研究和规划、职能部门组织和配合、学院推动和落实、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同时,福州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不断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培训体系,打造创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工作。 在与会高校与大赛评委专家的问答环节,就创新创业针对高校代表普遍关注的科研成果转化问题,戴海涛根据自己服务大赛的经验并结合深圳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实际案例,从专利转让到转化的差异,到参与大赛项目的股权分配比例,给予了详细说明,让高校老师彻底打消顾虑。 在现场演示指导环节,各个专家评委以自己专长的领域,从项目选育、实践平台建设、宣传推广、激励机制、导师团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意见。 座谈会期间,福州大学科研处处长郭太良带领参会代表参观了福州大学重点实验室,介绍了“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培育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 参观福州大学重点实验室 福州大学学工处副处长叶青带领代表参观了创新创业实验室和创客空间。其中包含OM coffee house 茶吧、图书馆读书生活吧等6个创咖。实验室涵盖理、工、文、法、经、管等多学科,已培育100余支创业团队。 参观福州大学创客空间 机电工程专业“三千”创客空间机械臂项目展示 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大势所趋。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意义,并不是鼓励所有大学生都去创业,而是创新或者创业的尝试,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发掘自身的更多可能性。高校提供的相关课程,以及提供的各种资源,都是学生起步的助推器。 就像撒切尔夫人的一个比喻:“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创新创业教育扮演的角色就是兼具梯子和安全网的功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经到来,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